山東文旅·靈巖寺景區聚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打造文物活化場景,讓“歷史”說話
由景區自主策劃的微演藝《天命人》已開演(視頻截圖)
點擊查看原圖
曾被稱作“海內四大名剎之首”“泰山背最幽絕處”,又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濟南長清的山東文旅·靈巖寺景區(以下簡稱靈巖寺景區)以其古老幽靜、風景奇秀著稱。近日,《黑神話:悟空》的問世讓這座被選為游戲取景地的山間古剎再次迎來一撥游客潮。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來到靈巖寺景區發現,靈巖寺景區致力于以充分發揮自身文化底蘊為己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石,打造文物活化場景為發展藍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于洋
文物活化讓“歷史”說話
走入靈巖寺景區,無數文物寶藏接踵而至、撲面而來。從被譽為“露天的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墓塔林,到中國唯一的密檐樓閣式磚塔辟支塔,再到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宋代彩色泥塑羅漢像,鐘鼓樓、五花殿、大雄寶殿……目之所及皆是文化,一磚一瓦盡顯滄桑。
西臨溪谷,背依青山,坐落于靈巖寺景區西崖的墓塔林以自己的肅穆莊嚴迎送著慕名而來瞻仰的游客。“在不過盈尺的空間上,工匠們運用浮雕、圓雕、平雕等不同技法,將人物、獸禽的嬉戲、打斗、追逐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成就了一座座精妙至極的墓塔。”靈巖寺景區營銷部部長常仕成介紹道。而在游戲中,無數玩家借助“悟空”的眼睛,同樣親眼發現了這一齊魯古建的文化魅力。
在《黑神話:悟空》游戲中,走在被茫茫風雪籠罩的山間,一座1:1復原的墓塔立于山路之上,向每一個“天命人”指示著方向,也吸引無數玩家駐足細看。于是,在社交媒體上,有人夸贊墓塔建筑的精巧,有人為山東古建“破圈”而驕傲,有人深度解析著墓塔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挖掘文物蘊含的文化內涵,豐富講解方式,用數字化激發文物活力始終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前進方向。”山東文旅景區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山東絲路靈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敏表示,以新技術形式將文化元素凝練于方寸之間,使旅游成為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是靈巖寺景區一以貫之的努力方向。
記者了解到,自8月25日起,靈巖寺景區還將通過微演藝形式,輔以精心設計的視覺呈現,在墓塔林周邊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在為游客提供全新打卡點的同時,也拓寬了文物展現形式,讓文物融入文旅場景,真正“活起來”,促成歷史與當下的“深度對話”。
此外,通過技術手段,靈巖寺景區已逐步著手對文物進行數字化。“未來,寺內的亭臺樓閣、造像雕塑等都將以數字文化資源的形式重現。”常仕成表示,“數字靈巖”“智慧靈巖”將既成為景區文旅產品的一部分,又將為文物信息的記錄與儲存提供支持,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珠聯璧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靈巖寺景區打造一個完整的文物活化場景,為文化兩創貢獻‘靈巖力量’。”
“文化+”更新靈巖文旅業態
清暉初灑,靈巖遠山的朗公石映出“朗公卓錫”之勝景,夕陽遠照,大雄寶殿近旁的摩頂松因風生出響聲簌簌。在靈巖寺景區,不僅有古建文物無數,更有許多浸潤著文化歷史傳說的勝景星羅棋布于其間。
“之所以有這么多文物古跡、造化神奇,是因為靈巖寺景區悠久的歷史淵源,我們如今看到的古建、聽到的傳說,都是文化自然沉積的結果。”李敏告訴記者,以古老幽靜、風景奇秀而著稱的靈巖寺景區雖遠離人群喧囂,卻始終保持著與齊魯歷史文脈的深度聯結。記者了解到,靈巖寺始建于東晉,從宋代開始寺院住持就由皇帝欽定。自古就有“世人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靈巖”之說。
于是,歷代皇帝游歷泰山,總要于靈巖寺稍作休息,“如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就曾于封禪之際于靈巖寺一連居住十日之久。”常仕成說,之所以此處能吸引歷朝歷代的皇帝公卿、文人雅士親臨,一方面是其作為泰山文化自然遺產的一部分,在歷史上承擔著泰山登山中途落腳點的作用,另一方面,包含禪茶在內的眾多傳統文化資源也讓靈巖寺始終成為雄踞北方的一座重要寺院。
記者了解到,位于泰山西北麓的靈巖寺堪稱中國北方的“茶道祖庭”,中國北方茶文化發源地。“焚香且上五花殿,煮茗更臨雙鶴泉。”寺內的一塊明朝碑刻,詳細記錄了當年寺中眾人的日常生活,取泉烹茶成為其中必修。而如今,充分發掘靈巖寺景區獨特歷史文化資源,“禪茶”“音療”等旅游產品成為了景區主打。如今來到靈巖寺景區,不僅可以系統學習靈巖獨特的禪茶技藝,通過點茶、撰香、插花等環節,更能體驗禪茶一味的境界,在獲得放松與閑適的同時,領悟生活的真諦。
此外,凸顯靈巖文化稟賦的“靈巖三籽”文創系列,以寺院庭中“柏”“柿”如意樹為靈感打造的“柿柿”如意文創系列,“普豆咖啡”“一元素面”等文創品牌,都浸潤著靈巖獨有的文化內涵。“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結合景區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將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將靈巖寺景區打造成一個集文化體驗、康養休閑、生態融合三位一體的禪意度假、禪養生活新勝地。”李敏表示,靈巖寺景區還將繼續在文化方面著力創新,使景區成為極富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于洋
文物活化讓“歷史”說話
走入靈巖寺景區,無數文物寶藏接踵而至、撲面而來。從被譽為“露天的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墓塔林,到中國唯一的密檐樓閣式磚塔辟支塔,再到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宋代彩色泥塑羅漢像,鐘鼓樓、五花殿、大雄寶殿……目之所及皆是文化,一磚一瓦盡顯滄桑。
西臨溪谷,背依青山,坐落于靈巖寺景區西崖的墓塔林以自己的肅穆莊嚴迎送著慕名而來瞻仰的游客。“在不過盈尺的空間上,工匠們運用浮雕、圓雕、平雕等不同技法,將人物、獸禽的嬉戲、打斗、追逐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成就了一座座精妙至極的墓塔。”靈巖寺景區營銷部部長常仕成介紹道。而在游戲中,無數玩家借助“悟空”的眼睛,同樣親眼發現了這一齊魯古建的文化魅力。
在《黑神話:悟空》游戲中,走在被茫茫風雪籠罩的山間,一座1:1復原的墓塔立于山路之上,向每一個“天命人”指示著方向,也吸引無數玩家駐足細看。于是,在社交媒體上,有人夸贊墓塔建筑的精巧,有人為山東古建“破圈”而驕傲,有人深度解析著墓塔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挖掘文物蘊含的文化內涵,豐富講解方式,用數字化激發文物活力始終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前進方向。”山東文旅景區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山東絲路靈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敏表示,以新技術形式將文化元素凝練于方寸之間,使旅游成為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是靈巖寺景區一以貫之的努力方向。
記者了解到,自8月25日起,靈巖寺景區還將通過微演藝形式,輔以精心設計的視覺呈現,在墓塔林周邊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在為游客提供全新打卡點的同時,也拓寬了文物展現形式,讓文物融入文旅場景,真正“活起來”,促成歷史與當下的“深度對話”。
此外,通過技術手段,靈巖寺景區已逐步著手對文物進行數字化。“未來,寺內的亭臺樓閣、造像雕塑等都將以數字文化資源的形式重現。”常仕成表示,“數字靈巖”“智慧靈巖”將既成為景區文旅產品的一部分,又將為文物信息的記錄與儲存提供支持,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珠聯璧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靈巖寺景區打造一個完整的文物活化場景,為文化兩創貢獻‘靈巖力量’。”
“文化+”更新靈巖文旅業態
清暉初灑,靈巖遠山的朗公石映出“朗公卓錫”之勝景,夕陽遠照,大雄寶殿近旁的摩頂松因風生出響聲簌簌。在靈巖寺景區,不僅有古建文物無數,更有許多浸潤著文化歷史傳說的勝景星羅棋布于其間。
“之所以有這么多文物古跡、造化神奇,是因為靈巖寺景區悠久的歷史淵源,我們如今看到的古建、聽到的傳說,都是文化自然沉積的結果。”李敏告訴記者,以古老幽靜、風景奇秀而著稱的靈巖寺景區雖遠離人群喧囂,卻始終保持著與齊魯歷史文脈的深度聯結。記者了解到,靈巖寺始建于東晉,從宋代開始寺院住持就由皇帝欽定。自古就有“世人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靈巖”之說。
于是,歷代皇帝游歷泰山,總要于靈巖寺稍作休息,“如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就曾于封禪之際于靈巖寺一連居住十日之久。”常仕成說,之所以此處能吸引歷朝歷代的皇帝公卿、文人雅士親臨,一方面是其作為泰山文化自然遺產的一部分,在歷史上承擔著泰山登山中途落腳點的作用,另一方面,包含禪茶在內的眾多傳統文化資源也讓靈巖寺始終成為雄踞北方的一座重要寺院。
記者了解到,位于泰山西北麓的靈巖寺堪稱中國北方的“茶道祖庭”,中國北方茶文化發源地。“焚香且上五花殿,煮茗更臨雙鶴泉。”寺內的一塊明朝碑刻,詳細記錄了當年寺中眾人的日常生活,取泉烹茶成為其中必修。而如今,充分發掘靈巖寺景區獨特歷史文化資源,“禪茶”“音療”等旅游產品成為了景區主打。如今來到靈巖寺景區,不僅可以系統學習靈巖獨特的禪茶技藝,通過點茶、撰香、插花等環節,更能體驗禪茶一味的境界,在獲得放松與閑適的同時,領悟生活的真諦。
此外,凸顯靈巖文化稟賦的“靈巖三籽”文創系列,以寺院庭中“柏”“柿”如意樹為靈感打造的“柿柿”如意文創系列,“普豆咖啡”“一元素面”等文創品牌,都浸潤著靈巖獨有的文化內涵。“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結合景區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將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將靈巖寺景區打造成一個集文化體驗、康養休閑、生態融合三位一體的禪意度假、禪養生活新勝地。”李敏表示,靈巖寺景區還將繼續在文化方面著力創新,使景區成為極富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